所在位置: 头条新闻

【清风扬廉意 “自清”润晶都】东海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自清苑巡览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民主战士。以其丰硕的文学成就为人熟知,更以其高尚的民族气节为人敬仰。他甘守清贫、气节高远,是东海县百万人民的骄傲。

 

自清苑 宣传片(点击观看视频)

清风扬廉意 “自清”润晶都

东海县廉政文化教育主题公园——自清苑

 

闹市中的一隅“清”静,繁忙中的一段“廉”情。自清苑位于东海县水晶公园内。苑内,自清先生的生平贯穿始终,市民在这里驻足,身临其境地感受他的传奇与“自清”,体验着清廉文化的丰富与内涵。

“清风”雕塑

翠竹掩映后,夺眶而入的,是以“清”“莲”为设计主题的“清风”雕塑。这块高达5米的“清”字雕塑,以鲜明的中国红振奋精气神,以青白的辅色寓意“清清白白”,全面体现“清风遍吹、廉润晶都”的公园主题。

 

清者路

因循清者路,绿意苁蓉中,5块镌刻着包拯、海瑞、狄仁杰等古代廉政名人事迹的铭牌引人遐思,字里行间的清风与正气扑面而来,感染着参观的市民。

荷塘月色清风主题花园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步入园中,仿佛置身朱自清笔下的那片荷塘,随风轻摇的荷叶,呼应着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

 

清语园

清语花坛得名于园中十块纸扇造型的清语铭牌,以党员领导干部“十不准”为主要内容,意在提醒参观者:廉政知识要常学,廉洁“清风”也要常扇。

意如其名怀清廊,让市民在怀念朱自清的同时,接受清廉文化的熏陶。廊门上,四副缅怀“自清”精神的对联高悬;仰视廊内,多种字体和造型书写的“清”字依次排列;廊顶的多个三角形间隔处,清诗廉句醒人耳目。沿着长廊漫游,廊柱上刻写着廉政警示语的12块铜牌,肃穆地渲染着清廉的氛围。

 

清气堂

遥望“清气堂”,三字匾额为朱自清嫡孙朱小涛先生亲笔题写。一入堂内,一座最具东海特色,采用水晶雕塑刻就的朱自清先生半身像让人耳目一新。背景墙上,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文字,赞颂着先生的民族气概。

脚步慢踱、绕堂一圈,先生的生平尽收眼底。

先生于18981122日,出生于现在的东海县平明镇埠上村;

他自小勤奋读书,品学兼优。于1916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期间,先生改名为“自清”:“自清”二字,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先生以此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做一个清正之人。

1925年夏,先生经人推荐来到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他的著名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相继发表。

1948年,先生反对美国的扶日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于同年812日因胃病不幸去世。

 

清气台

怀着对朱自清先生的深刻怀思踏出清气堂,来到清气台,顿觉视野开阔、清风习习。绿荫、湖水、莲花和“清”字交相辉映,让市民感受着神清气爽的清气之感。

 

清友轩

一入清友轩,叶圣陶、茅盾、俞平伯、闻一多等等,这些如数家珍的名字,一一跃入眼帘。这里以友人们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文字,再现了“自清”精神。馆内有操作便捷、内容丰富的电子书和小型多媒体视听室,让市民尽情点播欣赏朱自清先生的名作。

 

观莲台

观莲台是整个自清苑的东门户,各种字体和造型的“廉”字与池内翩跹的莲叶遥相辉映,共同构成“自清”清风遍吹晶都的美好愿景。

 

清风书屋

游园后歇歇心神,在古色古香的清风书屋,品读朱自清的作品和廉政教育书刊,浓郁的氛围已经让这里成为“自清”精神文化的交流研究中心。

 

从东海走向世界,一代文化巨擘朱自清不仅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艺术宝藏,更树立了崇高的精神丰碑。自清苑作为“自清故里”的标志性园地,让“自清”精神如春雨润泽东海大地,激励着东海人民朝着“清润港城、气廉东海”的美好图景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