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东海县家风廉政故事丨革命教育追光者郇华民

发布时间:2022-05-07 来源:东海县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政风清。近年来,东海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家风建设,挖掘本地优秀传统家风、名人事迹,积极整理、宣传、运用这些宝贵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重视家风建设、培育良好家风。近期,“廉润晶都”微信公众号对东海县部分家风廉政故事进行展播,敬请关注!

微信图片_20220509163615.png

郇华民——革命教育追光者

郇华民(1907-1991),江苏省东海县房山镇人。连云港地区近现代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变卖良田50亩,团结一批进步青年在家乡创办郇圩小学,兼办农民夜校,传播文化知识和进步思想。从乡村教育到国难教育,从战时教育再到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他辗转创办10所学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1928年夏,刚从东海中学(海师的前身)初中毕业的郇立三(郇华民原名)做出了一个让人诧异的决定:变卖家中的50亩田地,在家乡东海县郇圩村重建郇圩小学。1928年秋,在郇圩小学的一间教室里,郇立三面对鲜艳的党旗庄严宣誓。

1930年5月29日,在上海学习的郇立三接到组织指示,参加了上海纪念“五卅惨案”集会游行。因为个子高,喊口号又特别起劲,他很快就被警察注意到,没等撤离就被当局抓获。郇立三后来一直使用的名字“华民”就是在这次被捕审讯时临时报出的。“华民”,即中国人,他时刻提醒自己,牢记那段苦难的历史,牢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由于组织积极营救,加上证据不足,郇华民两个月后被释放。在上级组织代表的动员之下,郇华民决定回乡继续开展工作,进行革命斗争。这段时期,郇华民苦心创建了沭宿海中学、沭海中学、滨海中学、滨南中学等学校。

1948年年底。此时的郇华民已受命担任海师校长一职,从在海州城的孔庙返回大仓巷北首校址分班上课时,全校已发展到9个班,学生320人,教职员30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多天前,这所学校仅有教师1人,学生10多名。

1948年,国民党从海州地区撤退时,原海师遭到了毁灭性破坏,所有图书、仪器荡然无存,甚至连教室、办公室的门窗都被卸走了。更令人痛心的是,海师大批师生或被国民党军裹挟而走,或失散无踪。

郇华民面对的,几乎是一片断壁残垣。当琅琅书声终于在海州这座残破而亟待新生的古城上空响起时,很少有人知道,在这背后,郇华民付出了多少努力。那段时间,为了延请名师,郇华民的脚步踏遍了海州的周边地区。为了动员学生入学,他常常往返于东海县与连云区之间,动辄步行上百公里,不知磨破了多少双布鞋。为了尽快完成校舍建设,郇华民提出劳动建校。由于缺乏运输工具,郇华民常常带领学生挥汗如雨,用简易撬杠将一根根木料从10多里外的火车站“撬”回学校。每隔一段时间,学校总务处都会组织学生到车站搬运粮草。

1965年,郇华民创办的“连云港水产专科学校”搬迁至江南地区,他本可调往省城工作,但他说,此生离不开三尺讲坛,更离不开家乡这片热土。为此,他宁愿降级再赴海师担任副职。有人说他“官越做越小”,而在他看来,那份教育工作他已无法舍弃。

公私分明,绝不乱花公家一分钱,是郇华民一身秉持的信念。1982年离休后,有一次家乡的郇圩小学邀请他回乡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他坚决不同意教育部门的派车,而是选择和老伴坐火车前往,再让大儿子借自行车到车站接送。在回乡讲课之余,看到郇圩小学图书室缺乏图书,他还特地让老伴到书店买了二百多本书籍寄回去。

1991年5月31日,满怀赤子之心的郇华民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