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老人站在东海县政务中心的办税服务厅急得团团转。原来,这位老人是东海县外资企业——咖萨克水晶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想要领取发票,却因疫情期间公司财务会计滞留国外导致无法办理。老先生到“办不成事”窗口反映情况后,在当天代办领导的协调下,立即启动“办不成事”通道,由工作人员引导老人前往公司税务登记窗口进行税费种的认定,在自助办理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地完成了票种的核定。
将相关资料送回这位老先生手中时,工作人员告知老先生可以申请邮寄发票,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送票上门”。同时递上一本“非接触办税”操作手册,告知老先生,如今税务的众多业务均可网络办理。
老先生连连表示感谢,对政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竖起大拇指。
日前,东海县行政审批大厅惊现一特色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引来许多前来办理业务的人们驻足观看、围观咨询。从政务服务中心往外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就会清晰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如果有什么问题无法处理,都可以前来咨询。
“办不成事”窗口是东海县行政审批局为推进流程再造,集中为群众解决反映的麻烦事、棘手事,探索设立了的解决问题专窗,是东海县行政审批局坚持优化服务,千方百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惠民举措。“办不成事”窗口的主要职责是现场解答群众、企业关于政策、经办等方面的问题,接待群众、企业投诉,解决政务大厅群众、企业反映的非个人原因导致的政务服务事项办不成、办得慢等问题;收集优化流程要件、完善政策措施等意见建议,提高群众、企业办成事的水平和质量。“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原则上不得对前来办事的群众、企业说“不”,确需说“不”的,按照层级请示后再行作出,并耐心做好细致的解释工作。
“办不成事登记台”彰显的是以人为本,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办事顺当。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就需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将“办不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此转变为“办得成的事”,才能够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
“办不成事登记台”值得点赞的是能够“办成事”。登记台设立办理专员,专员会对提交的“办不成事”进行汇总分析、追根溯源,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整改。这无疑能够加速问题的解决。
“办不成事登记台”拉近的是民心。有了“办不成事登记台”,群众就有了倾诉或者寻求权威答案的地方,就能让群众办事时心里有底;有利于借机听取群众的意见,对于有关问题可实现“未诉先办”;还可以借此实现自我监督,以此提升政务服务的水平。
为了更好地为办事群众、企业服务,东海县行政审批局还将“导服台”前移到大厅入口处,每天由一名局领导班子成员值班担任“大堂经理”。代办人员和“导服台”、代办领导一起前移,主动巡查服务,主动询问办事群众和企业需要办理哪些业务,让人进入大厅就有一种家的感觉。
优化服务环境,更好地惠民便民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东海县行政审批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为把东海县打造成“东陇海经济带上的标杆示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