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做的千层底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古诗诠尽了母爱的无私伟大,也侧面说明天下母亲的心灵手巧.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善良仁慈、心灵手巧的人,在那艰苦的岁月,总是想方设法、排除万难为家里带来快乐,创造温馨。记忆中,昏暗的油灯下,母亲低垂着头,左手拿着用旧布糊好的鞋底,右手拿着针锥在鞋底上扎洞,每扎一个洞后,就将带有麻线的针穿过鞋底,边拉边发出“吱吱”的摩擦声,最后用针椎将麻线缠绕一圈拉紧纳实,不时的还将针在头皮上划拉一下,就这样一椎一针一线,在第二天天亮前,用她具有魔力的双手,将一双双崭新的千层底变出在家人的面前。
小时候,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商品经济不发达,别说是没钱,就是有钱也难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成为那个时代的主题,也成为每家每户艰苦奋斗极力改善生活的主要方式,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家里创造好一点的生活,成为摆在母亲面前最大的问题。面对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节衣缩食的窘迫局面,母亲愣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变着戏法,将各种难以下咽的食物做成家人爱吃的“美食”,尽量让全家相对吃饱吃好,另一项重任就是解决穿的问题,母亲不光承担着家里衣物损坏的修补任务,还要负责我们的脚下工程——千层底的制作。
说是工程,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做千层底工序繁多,费时费力不说,更费尽母亲的心血。为了给我们做一双经久耐用、舒适美观的千层底,母亲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小心、不敢马虎,先将收集的废旧衣物,用糨糊拼接完整放在桌子上摊平压实,然后再拿到太阳底下晾晒成布片。这个时候,母亲不慌不忙拿出放在箱底里的毛主席语录,里面有母亲收集的各种鞋码的鞋样,都是用纸剪好夹在书页中间,母亲拿出一个对着我的鞋底比照了一下,便放到布片上开始画起来,然后就是把剪下的大小一样的布片逐个包边。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纳鞋底了,这道工序最为繁琐复杂,也最为费时费力,为了让我的鞋不易抹坏穿得长久,母亲特意增加了鞋底的厚度,正常的鞋底只有四五块布片,可母亲做的鞋底有五块六块之多,这无疑也给母亲做鞋增加了难度,厚度的增加意味着母亲要使出更大的力气才能戳洞,扎针和拉线,可母亲顾不得被冻裂的双手,甚至有时还会渗出血丝,用不计其数的周而复始硬是将鞋底纳紧纳实,每当做好一双鞋后,母亲都会把我们喊去,让我们穿上一试大小,虽然每次试穿好像都是多余,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看着鞋穿在我们脚上大小合适,开心地满村庄撒了欢儿到处跑,母亲总会露出满足的微笑。
记忆里,每年寒冬时,是做千层底的最好季节,这个时候农活较少有充裕的时间,白天周围的邻居三五成群的围坐在院中,有的捋起裤腿将麻绳放在腿上搓成麻线的,有的照纸画样做鞋底的,有的一针一线又戳又纳的,有的张家短李家长的干唠的,不时传出的笑声在农家小院里飘荡。晚上原本热闹的小院又恢复了平静,家人饭后挤坐在一张床上,母亲纳着鞋底,我做着作业,相对而坐,互不干扰,母亲有时会抬头看看我,我也会有意无意的看看母亲。
“妈,你为什么要专挑那些既厚又粗的布做鞋底,这样你纳起来不是更费力气吗?”我停下手中的笔不解地问道。
“是不好纳呀,可这些看似无用,放着都嫌占地方的废旧衣物,却是纳鞋底的好材料,用这样的布纳出的鞋底,就跟铁焊得一样,既结实又耐用,不管你踢石头块还是踩刀尖上,都不用担心会伤到脚。”母亲笑着说道。
“做人就如同做鞋一样,马虎不得、偷工减料不得,更不能心存侥幸,寄希望有捷径可走,妄想一下将鞋底纳完,功夫花不到,纳出的鞋肯定穿不长久,穿几天就会‘张嘴’‘掉帮’‘断层’,人只有像纳鞋底一样,用一针一线将鞋底纳满,朝既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走去,成功也就不远了。”母亲边纳着鞋底边和我讲着,似懂非懂的我,听着母亲的话语,让它在我幼小的内心生根、发芽……
长大后,外出求学、工作的我,虽然穿母亲做的千层底的机会少了,可我一直把母亲讲的话记在心上,每每回味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都会增强我人生路上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段文军)